聚焦国内期市“套利”与“对冲”
编者按:在今年的振荡市中,“套利交易”、“对冲交易”等词越来越多地被各类提及。这些交易模式为何受到众多期货投资者的青睐,套利与对冲能否改变投资者的收益曲线,他们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期货日报记者近日专门就此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采访。
“行情难做,赚钱太难”是今年国内期货投资者普遍的感慨。在今年这种振荡市中,原本属于“小众行为”的套利和对冲交易(包括期现套利交易),开始受到更多投资者的追捧,成为年内期货投资界谈论最多的话题。
套利——振荡市中的亮点
“在国内期货市场,实际上一直存在一批依靠套利获取收益的投资者,因此套利交易并非新鲜事物。”长期研究套利交易的浙商期货副总经理魏丁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之所以今年套利交易受到市场特别的关注,一是单边投机交易获利难度加大,许多投资者不得不寻找更加稳健的获利方式;二是股指期货上市后套利交易概念得到了更大的推广。
传统概念中,套利分为期货合约间的套利和期现套利。其中,期货合约间的套利又称价差交易,是指买进一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种相关期货合约,并在未来某一时间同时将这两种合约平仓获取合约间价差利润的交易方式。期现套利是指在某个品种上,利用期现两个市场的价差变化,低买高卖而获利的交易方式。
在早期的市场中,由于交易者较少,商品期货跨期正向套利的机会较多,一些最早介入套利交易的投资者在当时大都获得了不少“无风险套利”机会。不过,随着套利者数量的增加,这种低风险套利机会逐步减少,风险也在逐步增加。
“现在,许多套利交易也是建立在价格向合理价格回归的基础上,其操作在表现上与传统的套利相似,但内涵却不同。”魏丁举例了个例子:今年有一段时间,市场主力在PTA期货5月合约上布下大量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波动性,同时市场上出现了其他合约价格跟随该主力合约价格变动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观察非主力合约与主力合约的价差,例如当主力合约上涨而非主力合约还没有太大变化时,买入非主力合约卖出主力合约,进行套利操作。”魏丁解释说,这种套利便是建立在同品种合约之间的价差应该保持稳定的判断之上,它与传统的无风险套利的区别在于:并不一定非要买近卖远,而是以主力合约为核心,寻求主力合约与非主力合约之间的价差机会。
东证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朱鸣元今年也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套利交易。在他看来,今年的市场波动情况为套利交易者提供了许多机会。“今年一些主要品种的日内波动幅度较大,给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套利提供了机会。比如今年沪铜主力合约日内波动400点左右,主力合约与非主力合约之间日内价差的变化,可以为套利投资者带来足够的获利机会。”
对冲——追求低风险下稳健收益
随着市场对套利研究的深入和套利交易者的增多,套利机会在不断减少。“这就像一个大饼,开始只有几个人吃,大家都能吃饱,当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来抢的时候,就很难满足多数人的胃口。”朱鸣元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来的套利交易者开始转向与套利交易类似的对冲交易。
对冲交易,是指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方式。“虽然对冲交易相对于套利交易的风险有所增加,但较单边投机的风险还要低不少。”朱鸣元表示,很多时候说的对冲交易就是做两个品种的强弱关系,买强卖弱,可以防范突发性的趋势性风险,而收益有时候可能会比单边投机更大。
有投资者将套利与对冲一起提及,认为都是在利用多空两个部位,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而另一些投资者认为,与套利不同,没有太多相关性的所谓对冲,不过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投机交易,并不能改变两个交易本身的风险度。
“关键是两个交易部位之间的相关性。”东航期货副总经理王亮亮表示,相关性高的品种之间的对冲能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而两个完全不相关的品种的对冲更多获得的可能只是“心灵上的安慰”。
王亮亮认为,国内市场的对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统计对冲、事件对冲还是资金层面的对冲,仍有很多机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对冲交易将和更多的交易策略结合在一起,追求低风险下更加稳健的收益。” |